今日端午,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。龍舟競渡,是端午節的一個重要習俗,蘊含著團結、拼搏、進取的精神和理念。
?
再過兩天即為芒種,夏熟作物將要收獲。2022屆高考即將拉開帷幕,協和高三全體師生今天在運動場舉行了簡短的動員大會,激勵協和人不負好時光,協力和衷,鼓棹擊中流,奮勇奪錦標!
?
?
徐智明副校長在動員大會上致辭
?
?
高三全體師生鼓掌助威
?
副校長徐智明在動員會上作了《自信應考 再創佳績》的講話。他說,2022年高考如約而至,借用語文沖刺卷作文題里的三個關鍵字——上、止、正,與師生共勉。
?
“上”者上進,迎難而上。天行健,君子以自強不息。宇宙不停地運轉,人效法自然也永遠不斷地前進。這是中國人的價值觀和生活態度。始終保持一顆上進心,對所認定目標始終如一地執著追求。生活就是這樣,高考也必須是這樣!備考以一場持久戰,考場是一場攻堅戰,只有始終保持一股橫掃千軍、攻城略地、寸土必爭的上進心才能取得最終的勝利。只有擁有強烈的上進心,才會充滿自信,才能揮灑自如,正常發揮,才可能擁抱成功。
?
“止”者知止,適可而止。止不是躺平,不是停止,止意味著懂得節制、控制本能。心中有戒律,有分寸。朱熹有言:“止者,所當止之地,即至善之所在也。知之,則志有定向?!敝故且环N大智慧,很有哲理,也很適合我們每一個即將走進考場的同學。止的關鍵在于清醒,頭腦清醒才不會受干擾。要知道,任何時候、任何事情,都是有舍才有得。備考到了今天沖刺,不必求全責備了,急功近不了利。我也希望每一場考試結束后,同學們不對答案,不比較、不議論;即使自我感覺有失誤,也要學會放下,力求保持一種平和的心態,調整好情緒,全力以赴地準備下一場的戰斗。
?
“正”者守正,心有正氣。人以正氣立,事行正道遠。心正則神定,神定則手穩,凝神聚氣,心無旁騖,下筆如有神助。我們都期待大家高考能有正常發揮,考出水平,考出笑容。但我特別希望大家注重細節,要把注意點、著力點、興奮點放在一道道試題的解答上,這樣我們就能化解許多壓力,自始至終總能得心應手,揮灑自如。希望同學們用平常心態,來對待得失勝負,用一種良好的心態來迎接高考。
?
協和中學2022屆高中畢業班奔跑加油
?
高三備課組教師為高考加油
?
?
高三家長代表為高考加油
?
?
優秀校友加油助威
?
?
2021屆校友王海英 (華中科技大學)
2020屆校友吳均遠(中國人民大學)
?
2019屆校友蒙詩韻(中山大學)
?
2017屆校友鄺鎂瀅
(中山大學本科清華大學碩士研究生)
?
2014屆校友王進鵬
(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本碩連讀,畢業留校任管理學院團委副書記)
?
2014屆校友張文豪(華南理工大學本碩博連讀)
2014屆校友溫子陽(暨南大學本碩博連讀)
?
協和優秀畢業生為高三學子加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