?
《南方日報》2022年5月31日 A10版
?
?
5月24日,廣州市協和中學(以下簡稱“協和中學”)舉行第3屆校園科技節活動,靜電吹滅蠟燭、電磁爐“煮”亮燈泡、水流將乒乓球頂起來等50余個項目現場展演,吸引學生排隊參觀。
?
百年協和,星光熠熠。協和中學前身為1911年創立的慈愛保姆傳習所和1921年設立的廣州市立師范學校,現為廣東省國家級示范性普通高中、廣州市教育局直屬公辦完全中學。
?
協和中學科技教育特色鮮明?!皩W校構建有校本課程、科技社團、競賽培訓三位一體的科技人才培養體系,致力于全面提升學生科學素養與創新能力?!眳f和中學黨委書記、校長何冠南提到,學校注重在跨學科融合培育的背景下,提升學生思維能力和動手能力,使其獲得全方位的成長與發展。
??
協和中學正高級教師郭永峰帶領學生開展“E-STEM”課程活動。
01
自然生態與教育生態融合發展
“讓學生的喜悅洋溢在臉上”
?
5月24日,在協和中學首屆“我身邊的大樹”征文宣講分享會上,同學們分享起協和校園里大樹背后的故事。
?
“通過這次的寫作,我比以前更加親近大自然,以往不會過多關注樹木,現在也會靜下心來觀察,對生態環境有了更深的理解。人即是樹,樹即是人。我本是樹?!备叨?1)班梁玉茜分享道。
?
走進協和中學,可以感受到獨特的生態校園建設?;谏鷳B系統論和文化育人的理念,協和中學生態校園建設開建于2003年。經過近20年的實踐研究,校園建設已將協和教育生態文化融入“一廊、二亭、三廣場、四門、五堂、六水、七樓、八園”的新格局中。
?
圍繞生態校園建設,協和學生開展了相關研究性學習150多項。獲得發明專利2項,實用新型專利16項。
?
今年植樹節前夕,學校重啟園林管理課程,讓學生自主參與學校園林的建設和管理,例如開展日常維護等,做到共建校園。
?
“此次園林管理設置16個服務點,每個點都有明確的工作職責與要求。學校會組織有意向的班級、小組或個人開展培訓,指導填寫申報書。教研處、德育處會邀請評委進行量化評分,依據得分情況遴選各個園林的承包管理人?!眳f和中學教研處主任郭永峰介紹道。
?
?“校園的環境很重要,能夠讓學生進入校園后靜下心來,專注做閱讀和研究,將心靈的空間、自然的生態同教育的生態結合起來,這也是協和文化的體現?!焙喂谀险J為,學生如果能夠投入和喜愛校園生活,這份喜悅肯定會洋溢在臉上,這是學校和教師的期盼與成就。
?
02
做敬業、專業的教師
“滿足學生對課堂的期待”
?
“教師是保證和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主體,好教師是學校好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?!弊鳛樾iL,何冠南在思考:“怎樣的教師可以稱為好教師?”
?
?“想要做到學生喜歡、家長滿意,看起來簡單的標準,實際上要做到并不容易?!焙喂谀险J為,教師需要做到敬業、專業,努力提升專業素養,讓學生喜歡課堂,每天對課堂都有新期待。
?
從事教師工作26年的英語科教師劉英,2021年被評為南粵優秀教師。她常問自己的一句話是:“每次走出課堂的時候,老師開心嗎?學生開心嗎?”
?
劉英認為,在師生互動中可以收獲一份快樂:對學生而言,快樂是能在興趣中體驗學習的樂趣;對老師而言,快樂是能在教育中得到尊重和肯定。
?
“去年教師節前,收集往屆學生寫‘師弟師妹我想對你說’,我收到了50多位同學16000多字的肺腑之言?!眲⒂⒒貞?。
?
“學校師資隊伍結構優良,示范輻射力強?!眳f和中學副校長黃東江介紹,學?,F有專任教師212人,其中,正高級教師、特級教師3人,全國優秀教師、廣東省南粵優秀教師7人,市級優秀教育工作者、優秀教師26人,省、市百千萬教育專家培養對象、名教師工作室主持人、名教師培養對象、骨干教師49人,市級優秀班主任、骨干班主任23人,博士、碩士研究生95人,中學高級教師職稱以上教師88人。
?
2021年11月14日,協和中學迎來了建校110周年,校慶當天,校友代表齊聚校園,共同慶祝母校110歲生日。
?
?“一所學校要辦得好,首先是師生要對學校有認同感,而校友也是評判一所學校質量高低最有話語權的對象之一?!焙喂谀险f。
?
在協和中學的官方網站上,專門開設“校友動態·協和人”欄目,為校友們留有一處與學校緊密聯系的天地。
?
其中一篇文章《師生憶言,言之有你》,記錄了校友的高中生活和想對班主任說的話。
?
“因為是畢業班,老師十分重視引導我們的學習方法,既有宏觀的規劃,又有細節的把握。他鼓勵我們要對自己有信心,不僅是完成高考,更要為今后的學習打下堅實基礎?!?019屆學生曹藹明寫道。
?
今年9月,協和中學將迎來新一批學子,“希望進入協和中學學習的學生都能夠有所收獲,做好閱讀與運動這兩件事,有豐盈的精神世界和強健的體魄,在協和文化的熏陶下不斷成長?!焙喂谀险f。
?
?
03
培養創新人才
“助力學生練就融會貫通的能力”
?
在第3屆校園科技節活動現場,“靜電摩天輪”的實驗展位擺放有由彩色塑料小球制作而成的摩天輪,并連接有2個易拉罐?!八墓ぷ髟硎窃陟o電力產生的力矩的作用下發生轉動?!必撠煂嶒炚故镜膶W生一邊演示一邊介紹道。
?
每位現場參展同學都會手持體驗卡,高一(8)班劉汭星的卡片上,已勾選完成了近半數的項目?!拔姨貏e喜歡動手做實驗,這次在活動中體驗了不少沒有學到過的實驗操作,相較于書本上的理論知識,感覺靈動和生活化了許多?!?/span>
?
物理科組長劉紅周介紹,活動展示的物理實驗項目,涉及力學、電磁學、光學等方面的知識,“這次展示的近50個物理小實驗分別對應各自的生活情景,有助于學生學習物理知識時,能及時將其與生活情景聯系在一起?!?/span>
?
自2008年起,協和中學大力發展科技特色教育,先后組建了機器人、頭腦奧林匹克(OM)、海陸空模型等競賽指導團隊,并以競賽輔導為主要形式開展科技教育活動。
?
據介紹,協和中學大力發展科技特色教育,已取得不少成績。2020年,學??萍冀逃龍F隊獲第二批“廣東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創新團隊”稱號;2021年,學校通過“廣東省青少年科學教育特色學?!睆驮u;在2022年5月上旬結束的第43屆頭腦奧林匹克世界總決賽中,協和中學工程技術類項目榮獲高中組亞軍。
?
除科技特色教育外,學校還定期舉辦讀書節、藝術節、學科周等各類活動,鼓勵學生全方位發展。
?
何冠南說,學校始終關注學生全方位、個性化發展,“希望同學們掌握各個學科的核心素養,并做到融會貫通,在協和中學找到適合自己發展的道路?!?/span>
?